一、 背景
2018年4月13日公布了3月份進出口數據,以美元計價,3月出口同比為-2.7%,預期 11.8%,前值 44.5%;進口同比增長14.4%,預期 12%,前值 6.3%;出口低于預期、進口高于預期,帶動順差轉為逆差,逆差49.83億美元。
二、 數據點評
2.1 進出口數據總覽
以美元計價,3月出口同比為-2.7%,預期 11.8%,前值 44.5%;進口同比增長14.4%,預期 12%,前值 6.3%。
2.2 進出口數據拆分
從中國對主要貿易伙伴出口累計同比數據來看,2018年3月份中國幾乎對所有的主要貿易伙伴的同比增速均有所下滑。因此可以推測,3月份出口數據大幅度不及預期及前值并非中美貿易戰所影響的。
從歐美日3月份PMI數據來看,均有所回落,其中歐洲、日本已經連續數月回落,而美國PMI仍處于較高位置。歐美日3月份PMI的集體下滑讓市場擔憂發達經濟體整體需求的趨緩。
從亞洲主要國家3月份出口同比增速來看,臺灣、韓國出口同比增速相比2月份均有所反彈,因此目前仍無法證偽外需轉弱。
導致3月份中國出口同比增速為負的一個可能的原因在于人民幣的升值:
從上圖可以看出,2018年1月份以來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一路上升,這將一定程度上帶來出口競爭力的下降。
而導致中國3月份出口同比增速不及預期和前值的另外一個原因在于春節的擾動:
由于每一年的春節所在的月份都不相同,眾祿研究中心搜尋了2010年以來每年的春節所在的月份及日期,發現2010、2015、2018年春節所在日期非常接近,分別為2010-2-14,2015-2-19,2018-2-16,觀察發現這三個年份都有一個共同點:在春節所在的月份,出口同比增速有大幅度上漲;而在隨后的月份,出口同比增速則有大幅度的回落。
而眾祿研究中心研究了春節在同一天的臺灣、韓國、越南,則并未發現這一明顯規律,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在中國,春節前出口企業一般會趕工和加速報關;而春節期間工人回家鄉后都會待到元宵節之后才會上班,2018年的元宵節在3月2號,因此3月初還處于緩慢復工中,而17年3月份并不會受到春節效應的影響造成17年3月份的高基數;2月份的趕工造就了2010、2015、2018年2月份出口同比的迅速增長,而前一年3月份的高基數則導致了接下來3月份出口同比增速的大幅度下滑。
三、 結論
整體來看,3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大幅度不及預期和前值,其背后的原因有三:春節期間的季節性擾動,外需的階段性回落以及人民幣的快速升值,共同導致了3月份出口的回落。展望未來,外需回落是階段性還是長期的還需要驗證,春節的季節性擾動結束后,出口預計有一定的修復,整體來看出口同比增速雖無法保持17年的快速增長,但也很難出現較大的回落。
本文轉自:搜狐財經http://business.sohu.com/